close
星媒指海角七號 凝聚台灣精神【13:46】
〔中央社〕新加坡中、英文兩個主流媒體今天不約而同以專文介紹最近在台灣最熱門的國片「海角七號」。這兩篇專文都認為,「海角七號」象徵著台灣人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凝聚了台灣精神,讓民眾找到生活中的心靈雞湯。

新加坡英文主流報紙「海峽時報」今天在十四版「世界與區域」版頭,以「對台灣人來說真正的本土電影」為題,以半版篇幅來介紹這部電影和台灣影壇現況。

文章開頭說,在經濟、政治及超乎平均數颱風等陰霾的秋季台灣,國產電影「海角七號」成為陰霾中的亮點。它闡釋台灣人永不輕言放棄、永遠打不死的精神,成為台灣這十年來最成功的本土電影,從八月底上映以來票房已經超過新台幣三億元,勝過許多好萊塢電影,也是台灣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賣座最佳的國語電影。

文章引述一部落格作者的文章提到:「這是一部講述愛、挫折與人性的故事,讓觀眾感到驚訝與著迷」。

文章也引述行政院新聞局電影處處長陳志寬說,這部電影充分反映了南台灣人的單純與熱情,也反映了地方政治;另一知名電影導演侯孝賢也說,這是部非常、非常本土的電影,拍得非常好。

陳志寬告訴「海峽時報」,台灣電影的低迷不是因為缺乏電影製作人才,而是缺乏商業頭腦。過去許多電影過分注重藝術性往往導致曲高和寡。

文章指出,以「海角七號」的成功來判斷台灣電影業已走出谷底,似乎還言之過早,但陳志寬說,「我相信台灣電影業將會復甦,因為海角七號的成功,增加了投資人的信心」。

另外,「聯合早報」,今天也在第十六版「中國新聞」中,以「『國片熱』凝聚台灣精神」標題、三分之二版篇幅,報導「海角七號」。

文章認為,輿論熱議「海角七號」,在台灣社會充滿不確定感的當下,這部電影似乎不僅凝聚一股台灣精神,也讓民眾找到生活中的心靈雞湯。

文章也引述台灣新聞工作者石秀娟的談話,指電影中失意樂團主唱阿嘉曾感嘆:「我奮鬥了十五年,結果還不是一樣失敗,其實我並不差。」其實那個「我」就是台灣,十五年力爭加入聯合國,但次次都失敗的現實。

石秀娟認為,「海角七號」大受歡迎,是因為它代表台灣人對這塊土地的強烈認同,即使失敗,還是堅持下去。

文章最後說,電影是夢,也是人生。雨後不一定有彩虹,希望也每每會落空。但永不放棄地追求,或許就是一種台灣新時代精神的體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邊的貓 的頭像
    海邊的貓

    投資之眼 學以致富

    海邊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