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周刊╱6A總裁彭淮南的困局
2010/01/23 文╱劉俞青
千呼萬喚,中國QDII基金終於登台,但就在叩關前夕,央行總裁彭淮南緊急煞車,攔腰折半,可以投入台股的金額,只有5億美元,讓期待多時的股民希望破滅!馬政府一波波開放政策的目標,就是要「吸引資金來台」,活絡台灣經濟,但蜂擁回台的資金卻潮,卻硬生生卡在彭總裁這一關,形成了彭總裁與馬總統之間的尖銳矛盾。彭總裁為何不讓錢進台灣?背後有何不為人知的因素?新台幣長期趨貶,對你我財富產生什麼影響?6A總裁應該向全民說清楚。
「什麼,只有五億美元?」一月十八日禮拜一一早,台北市南京東路上的號子裡,投資人看著當天早報上斗大的標題,難掩失望神色。
這是中國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正式進軍台北股市的第一天,但原本滿心期待的投資人,希望終究還是落空。
投資人失望的關鍵原因是,由於擔心資金潮造成台幣匯率波動,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最後關卡出手,緊急找上金管會協商,將原本規畫至少引進十億美元的額度,硬生生攔腰砍掉一半,只有五億美元的額度過關。
防堵熱錢╱彭總裁與馬總統政策背道而馳
但這卻是馬英九執政一年七個月以來,最讓股民引頸期待的一項重大開放政策,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引進陸資投資台股。這個政策除了引進活水,促進股市動能之外,其實還隱含重要的戰略考量,也就是透過兩岸資產互持,加深彼此經濟上的依存度,以捍衛台灣資產的安全。
為此,馬政府費盡千辛萬苦打開兩岸的僵局,從江陳會協商、到好不容易兩岸簽署MOU(金融監理備忘錄)、最後終於敲定大陸QDII基金可來台投資,布局整整一年半之久;但所有的企盼、考量,全都在彭總裁以「匯率穩定」為由下,急踩煞車。
號子裡投資人議論紛紛,「看攏嘸(看不懂),政府到底是要、還是不要資金來台?」
投資人不經意的問題,其實正反映了彭總裁與馬英九總統之間的尖銳矛盾!
簡單而言,馬英九所有的開放政策,就是希望招商引資,吸引大陸資金來台投資,希望錢進台灣。但是錢進台灣,勢必會造成台幣升值的壓力,這與彭總裁的希望,完全背道而馳!
資金熱潮╱馬政府視為執政以來的漂亮成績單
攤開馬英九執政一年七個月以來,幾項重大的財經政策,方向一致,幾乎都鎖定「吸引資金回台」為目標。首先是遺贈稅調降至一○%,當時財政部長李述德在立院備詢時信誓旦旦地指出,「調降遺贈稅估計在三年內可以吸引三兆元資金回台」;而去年金融風暴時,行政院提出銀行存款全額擔保,也讓許多原本停泊在歐美重災區的資金,快速回流;此外,MOU的簽署、到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緊鑼密鼓的協商,在在都顯示馬政府把「資金回台」當作施政上的一項重要成績。
去年年中行政院的內部會議上,還鄭重其事地提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的協調會,台灣要如何成為資產管理中心?資金的匯聚當然是第一步。
兩岸關係持續改善,股市名嘴喊出的「和平紅利」確實喊出了效果。根據能夠代表一個國家對外收入支出情況的國際收支帳,台灣二○○九年前三季收支帳順差達三六四.七億美元,市場預估全年可能超過五百億美元,也就是說,去年全年從海外匯入台灣的資金,可能達到新台幣一.六兆元之多,足夠蓋二十六棟的一○一大樓。
其中,最能代表股市投資資金熱絡程度的第三季金融帳(直接外人投資與金融性資金移動)淨流入六十五.一億美元,更創下四年半來的新高點。
還沒完,這波資金狂潮顯然才正要開始。金管會網站上已經公布第四季的資料,最新外資投入股市的數據,去年只增不減並一路攀升,到去年底一共匯入資金一五○九億元,完全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在執政成績低迷不振的氛圍中,這波資金潮也被馬英九政府視為執政以來最漂亮的成績單。
按理說,一個經濟體能夠匯聚資金,代表市場看好這個經濟體的未來發展,所以才把錢往這裡移動,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這波資金潮就是瞄準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經濟將被帶動成長而來。
如果平心去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啟動的這波資金狂潮,堪稱天時地利。除了馬政府拚命改善兩岸關係,許多台商過去十幾年來,以個人名義、各種地下管道「出去的錢」,都想盡辦法要回來之外,馬英九的重要財經幕僚、前政務委員朱雲鵬說,去年金融風暴後從亞洲離開的資金,很多都從歐美又返回亞洲。各種原因匯聚之下,才引爆這波資金潮。
但資金一湧入,自然就會推升匯率,新台幣蠢蠢欲升的動力,卻成了彭總裁今年開春以來最頭痛的事。這也是他與馬英九總統兩人之間矛盾的根源。
繼續阻升?╱新台幣難擋蠢蠢欲升的動力
到今年二月止,彭淮南任央行總裁就要滿十二年,十二個年頭裡,台灣發生太多變化,包括二○○○年的政黨輪替,彭總裁任內經歷三位總統、十一位行政院長,台灣經濟環境歷經產業出走中國、○八年的金融風暴等,驚濤駭浪一路走來,台灣經濟情勢不見明顯起色,但彭總裁的個人聲望卻越來越高,他不僅六度被《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雜誌評為A級央行總裁(六A總裁稱號由此而來),更是內閣中唯一不變的財經首長。
但外界再多的掌聲都難抵今年經濟情勢的急遽變化...(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3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泰國朝令夕改的前車之鑑
資本管制的威力有多大,看看泰國的經驗也許就能略知一二。
2007年年底時,泰銖對美元匯率比起年初已經升值了16%,漲幅位居所有亞洲貨幣之冠,泰國和台灣的產業結構類似,出口占GDP達65%左右,出口產業叫苦連天。因此,為了抑制泰銖的升值趨勢,維持出口競爭力,12月4日時,泰國央行宣布了一連串的短期資本管制措施,如停止金融機構與非泰國居民的附買回債券交易、延長外人的外幣買賣期限等;這些管制政策宣布之後,泰國股市初步反應並不明顯,但到了12月18日,又更進一步宣告準備金提存制度,要求所有短期流入的資金提存30%的準備金,若資金在一年內匯出,僅能領回三分之二,等於是對國際熱錢課了10%的懲罰性重稅。
到了12月19日,也就是泰國央行宣布新管制政策的後一日,泰股一開盤,投資人狂拋持股,盤中一度暫停交易,重新開盤後仍然跌勢不止,最後收盤時重挫了108.41點,跌幅高達14.8%,創下泰國股市兩年來的新低點。
看到如此情勢,當天晚上泰國央行緊急收回成命,取消外資對股市投資的準備金制度,08年1月後,也逐步放寬各項資本管制措施,股、匯市的表現也漸漸回穩。只不過在一日之內,泰國股市市值蒸發了近台幣7530億元,泰國央行未能洞察時勢、事後又出爾反爾,也讓自己的威信大打折扣。
想必以彭總裁的英明,一定不會重蹈泰國的覆轍才是。(蔣士棋)
■彭總裁與馬總統之間的 尖銳矛盾
馬英九陸續拋出招商引資的開放政策,造成資金大舉來台……
簽訂MOU
兩岸MOU正式生效,令外資買超台股近1500億元,大陸的QDII基金也將投資台灣
協商ECFA
ECFA積極協商,市場預估有更多的資金停泊海外,隨時等待回台
調降遺贈稅
遺贈稅降至10%,財政部預估三年內資金回流3兆元
存款全額擔保
去年金融風暴時銀行存款全額擔保,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回台
……熱錢叩關,彭淮南拚命擋
全力阻升…
心戰喊話
彭總裁派出外匯局長心戰喊話:「外資不買股,就出去」
緊盯交易
盤中緊盯外匯交易量,電話關切
列黑名單
編列不買股票的「外資黑名單」
眼看
擋不住…
祭出管制
祭出「總量管制」,QDII基金登台規模砍半,從10億美元砍成5億美元
整理:陶曉嫚、劉俞青
■台幣若升值,彭總裁將面臨龐大匯損
彭總裁上任12年,新台幣實質匯率貶值二成,長期阻升台幣讓你我的財產都縮水,但央行繳庫盈餘卻表現亮眼;一旦台幣升值,彭淮南可能就會面臨龐大匯兌損失以及繳庫盈餘銳減的結果。
◎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長期走貶,比經濟長期走弱的日圓貶值幅度還大
◎央行持續阻升台幣,台灣的外匯存底一路攀升
◎央行盈餘繳庫年年超越目標預算,但今年要達成目標恐怕很困難
◎外匯存底愈大,央行匯損的風險就愈高
台灣外匯存底3500億元,台幣從32元兌1美元漲到31元,央行就損失超過2000億台幣
資料來源:主計處
整理:陶曉嫚、劉俞青
■彭總裁打熱錢不手軟——近年央行阻升匯率大事紀
日期 事件
08年3月28日 國民黨立委與總統大選獲勝,熱錢湧入台灣,央行隨之把外幣存款準備率從5%大幅調降至0.125%,嚇阻熱錢持續匯入。
09年3月13日 彭淮南在立法院表示,台灣公債的利率比美國公債低,外資卻仍然持續匯入購買,「(央行)對於他們的動機十分了解」。警示熱錢流入,追查熱錢不餘遺力。
09年6月8日 彭淮南在立院備詢時表示,熱錢在國際間的流動已經形成東南亞國家經濟上一大難題,呼籲亞洲各國應仿效歐元,盡速建立亞元機制。
09年10月8日 央行發布新聞稿,引用三段與熱錢相關的國際訊息,宣示不歡迎熱錢的決心,被外界喻為「彭3條」。
10年1月12日 央行再度透過新聞稿,引用16條包括IMF、世界銀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近期的發言,表達對熱錢的關切,也暗示對短期進出的熱錢施以資本管制的可能。
製表:蔣士棋
■彭總裁一句話,就足以撼動市場
2009/10/28 彭淮南邀集土銀、台銀、合庫三大房貸銀行董事長喝咖啡,表達對房市泡沫化疑慮。
2009/10/29 隔天股市大跌178點,跌幅達2.37%。
2009/12/24 在央行年終記者會上,彭淮南指出對三大都會區內特定區域的房產投資客,銀行可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抑制房市泡沫。
2009/12/25 股市開盤後營建股一路重跌,跌幅最深曾達到1.7%,直到央行於中午發布澄清新聞稿後才止跌回穩。
2009/12/31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大台北地區12月分房價較上月下跌0.88%,交易量也下滑13.6%,暫時終止之前的上升趨勢,顯示房市行情已開始進入盤整。
※更多內容請見最新一期的《今周刊》。
千呼萬喚,中國QDII基金終於登台,但就在叩關前夕,央行總裁彭淮南緊急煞車,攔腰折半,可以投入台股的金額,只有5億美元,讓期待多時的股民希望破滅!馬政府一波波開放政策的目標,就是要「吸引資金來台」,活絡台灣經濟,但蜂擁回台的資金卻潮,卻硬生生卡在彭總裁這一關,形成了彭總裁與馬總統之間的尖銳矛盾。彭總裁為何不讓錢進台灣?背後有何不為人知的因素?新台幣長期趨貶,對你我財富產生什麼影響?6A總裁應該向全民說清楚。
「什麼,只有五億美元?」一月十八日禮拜一一早,台北市南京東路上的號子裡,投資人看著當天早報上斗大的標題,難掩失望神色。
這是中國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正式進軍台北股市的第一天,但原本滿心期待的投資人,希望終究還是落空。
投資人失望的關鍵原因是,由於擔心資金潮造成台幣匯率波動,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最後關卡出手,緊急找上金管會協商,將原本規畫至少引進十億美元的額度,硬生生攔腰砍掉一半,只有五億美元的額度過關。
防堵熱錢╱彭總裁與馬總統政策背道而馳
但這卻是馬英九執政一年七個月以來,最讓股民引頸期待的一項重大開放政策,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引進陸資投資台股。這個政策除了引進活水,促進股市動能之外,其實還隱含重要的戰略考量,也就是透過兩岸資產互持,加深彼此經濟上的依存度,以捍衛台灣資產的安全。
為此,馬政府費盡千辛萬苦打開兩岸的僵局,從江陳會協商、到好不容易兩岸簽署MOU(金融監理備忘錄)、最後終於敲定大陸QDII基金可來台投資,布局整整一年半之久;但所有的企盼、考量,全都在彭總裁以「匯率穩定」為由下,急踩煞車。
號子裡投資人議論紛紛,「看攏嘸(看不懂),政府到底是要、還是不要資金來台?」
投資人不經意的問題,其實正反映了彭總裁與馬英九總統之間的尖銳矛盾!
簡單而言,馬英九所有的開放政策,就是希望招商引資,吸引大陸資金來台投資,希望錢進台灣。但是錢進台灣,勢必會造成台幣升值的壓力,這與彭總裁的希望,完全背道而馳!
資金熱潮╱馬政府視為執政以來的漂亮成績單
攤開馬英九執政一年七個月以來,幾項重大的財經政策,方向一致,幾乎都鎖定「吸引資金回台」為目標。首先是遺贈稅調降至一○%,當時財政部長李述德在立院備詢時信誓旦旦地指出,「調降遺贈稅估計在三年內可以吸引三兆元資金回台」;而去年金融風暴時,行政院提出銀行存款全額擔保,也讓許多原本停泊在歐美重災區的資金,快速回流;此外,MOU的簽署、到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緊鑼密鼓的協商,在在都顯示馬政府把「資金回台」當作施政上的一項重要成績。
去年年中行政院的內部會議上,還鄭重其事地提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的協調會,台灣要如何成為資產管理中心?資金的匯聚當然是第一步。
兩岸關係持續改善,股市名嘴喊出的「和平紅利」確實喊出了效果。根據能夠代表一個國家對外收入支出情況的國際收支帳,台灣二○○九年前三季收支帳順差達三六四.七億美元,市場預估全年可能超過五百億美元,也就是說,去年全年從海外匯入台灣的資金,可能達到新台幣一.六兆元之多,足夠蓋二十六棟的一○一大樓。
其中,最能代表股市投資資金熱絡程度的第三季金融帳(直接外人投資與金融性資金移動)淨流入六十五.一億美元,更創下四年半來的新高點。
還沒完,這波資金狂潮顯然才正要開始。金管會網站上已經公布第四季的資料,最新外資投入股市的數據,去年只增不減並一路攀升,到去年底一共匯入資金一五○九億元,完全回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在執政成績低迷不振的氛圍中,這波資金潮也被馬英九政府視為執政以來最漂亮的成績單。
按理說,一個經濟體能夠匯聚資金,代表市場看好這個經濟體的未來發展,所以才把錢往這裡移動,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這波資金潮就是瞄準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經濟將被帶動成長而來。
如果平心去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啟動的這波資金狂潮,堪稱天時地利。除了馬政府拚命改善兩岸關係,許多台商過去十幾年來,以個人名義、各種地下管道「出去的錢」,都想盡辦法要回來之外,馬英九的重要財經幕僚、前政務委員朱雲鵬說,去年金融風暴後從亞洲離開的資金,很多都從歐美又返回亞洲。各種原因匯聚之下,才引爆這波資金潮。
但資金一湧入,自然就會推升匯率,新台幣蠢蠢欲升的動力,卻成了彭總裁今年開春以來最頭痛的事。這也是他與馬英九總統兩人之間矛盾的根源。
繼續阻升?╱新台幣難擋蠢蠢欲升的動力
到今年二月止,彭淮南任央行總裁就要滿十二年,十二個年頭裡,台灣發生太多變化,包括二○○○年的政黨輪替,彭總裁任內經歷三位總統、十一位行政院長,台灣經濟環境歷經產業出走中國、○八年的金融風暴等,驚濤駭浪一路走來,台灣經濟情勢不見明顯起色,但彭總裁的個人聲望卻越來越高,他不僅六度被《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雜誌評為A級央行總裁(六A總裁稱號由此而來),更是內閣中唯一不變的財經首長。
但外界再多的掌聲都難抵今年經濟情勢的急遽變化...(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3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泰國朝令夕改的前車之鑑
資本管制的威力有多大,看看泰國的經驗也許就能略知一二。
2007年年底時,泰銖對美元匯率比起年初已經升值了16%,漲幅位居所有亞洲貨幣之冠,泰國和台灣的產業結構類似,出口占GDP達65%左右,出口產業叫苦連天。因此,為了抑制泰銖的升值趨勢,維持出口競爭力,12月4日時,泰國央行宣布了一連串的短期資本管制措施,如停止金融機構與非泰國居民的附買回債券交易、延長外人的外幣買賣期限等;這些管制政策宣布之後,泰國股市初步反應並不明顯,但到了12月18日,又更進一步宣告準備金提存制度,要求所有短期流入的資金提存30%的準備金,若資金在一年內匯出,僅能領回三分之二,等於是對國際熱錢課了10%的懲罰性重稅。
到了12月19日,也就是泰國央行宣布新管制政策的後一日,泰股一開盤,投資人狂拋持股,盤中一度暫停交易,重新開盤後仍然跌勢不止,最後收盤時重挫了108.41點,跌幅高達14.8%,創下泰國股市兩年來的新低點。
看到如此情勢,當天晚上泰國央行緊急收回成命,取消外資對股市投資的準備金制度,08年1月後,也逐步放寬各項資本管制措施,股、匯市的表現也漸漸回穩。只不過在一日之內,泰國股市市值蒸發了近台幣7530億元,泰國央行未能洞察時勢、事後又出爾反爾,也讓自己的威信大打折扣。
想必以彭總裁的英明,一定不會重蹈泰國的覆轍才是。(蔣士棋)
■彭總裁與馬總統之間的 尖銳矛盾
馬英九陸續拋出招商引資的開放政策,造成資金大舉來台……
簽訂MOU
兩岸MOU正式生效,令外資買超台股近1500億元,大陸的QDII基金也將投資台灣
協商ECFA
ECFA積極協商,市場預估有更多的資金停泊海外,隨時等待回台
調降遺贈稅
遺贈稅降至10%,財政部預估三年內資金回流3兆元
存款全額擔保
去年金融風暴時銀行存款全額擔保,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回台
……熱錢叩關,彭淮南拚命擋
全力阻升…
心戰喊話
彭總裁派出外匯局長心戰喊話:「外資不買股,就出去」
緊盯交易
盤中緊盯外匯交易量,電話關切
列黑名單
編列不買股票的「外資黑名單」
眼看
擋不住…
祭出管制
祭出「總量管制」,QDII基金登台規模砍半,從10億美元砍成5億美元
整理:陶曉嫚、劉俞青
■台幣若升值,彭總裁將面臨龐大匯損
彭總裁上任12年,新台幣實質匯率貶值二成,長期阻升台幣讓你我的財產都縮水,但央行繳庫盈餘卻表現亮眼;一旦台幣升值,彭淮南可能就會面臨龐大匯兌損失以及繳庫盈餘銳減的結果。
◎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長期走貶,比經濟長期走弱的日圓貶值幅度還大
◎央行持續阻升台幣,台灣的外匯存底一路攀升
◎央行盈餘繳庫年年超越目標預算,但今年要達成目標恐怕很困難
◎外匯存底愈大,央行匯損的風險就愈高
台灣外匯存底3500億元,台幣從32元兌1美元漲到31元,央行就損失超過2000億台幣
資料來源:主計處
整理:陶曉嫚、劉俞青
■彭總裁打熱錢不手軟——近年央行阻升匯率大事紀
日期 事件
08年3月28日 國民黨立委與總統大選獲勝,熱錢湧入台灣,央行隨之把外幣存款準備率從5%大幅調降至0.125%,嚇阻熱錢持續匯入。
09年3月13日 彭淮南在立法院表示,台灣公債的利率比美國公債低,外資卻仍然持續匯入購買,「(央行)對於他們的動機十分了解」。警示熱錢流入,追查熱錢不餘遺力。
09年6月8日 彭淮南在立院備詢時表示,熱錢在國際間的流動已經形成東南亞國家經濟上一大難題,呼籲亞洲各國應仿效歐元,盡速建立亞元機制。
09年10月8日 央行發布新聞稿,引用三段與熱錢相關的國際訊息,宣示不歡迎熱錢的決心,被外界喻為「彭3條」。
10年1月12日 央行再度透過新聞稿,引用16條包括IMF、世界銀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近期的發言,表達對熱錢的關切,也暗示對短期進出的熱錢施以資本管制的可能。
製表:蔣士棋
■彭總裁一句話,就足以撼動市場
2009/10/28 彭淮南邀集土銀、台銀、合庫三大房貸銀行董事長喝咖啡,表達對房市泡沫化疑慮。
2009/10/29 隔天股市大跌178點,跌幅達2.37%。
2009/12/24 在央行年終記者會上,彭淮南指出對三大都會區內特定區域的房產投資客,銀行可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抑制房市泡沫。
2009/12/25 股市開盤後營建股一路重跌,跌幅最深曾達到1.7%,直到央行於中午發布澄清新聞稿後才止跌回穩。
2009/12/31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大台北地區12月分房價較上月下跌0.88%,交易量也下滑13.6%,暫時終止之前的上升趨勢,顯示房市行情已開始進入盤整。
※更多內容請見最新一期的《今周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