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省一世 傻一時 財產給了乾女兒

  • 2010-10-22
  • 中國時報
  • 【吳明杰╱台北報導】

     早年有些退休將領佔用官舍、後代還出租牟利,但也有低階的單身榮民節儉一生卻獨自凋零後,遺產自動歸還繳交國庫,把政府的照顧再還給政府,沒有多拿國家一毛錢。

     退輔會官員指出,像是來自湖北的楊營章少校,原本獨居在台北市長春路,生活相當簡樸,在民國九十六年以八十一歲高齡往生後,卻留下高達一千零八十六萬的現金;另像是家鄉在安徽的馬家騮士官長,自己住在台北縣中和市,也在生後留下五百五十萬現金和房屋一筆,這些榮民伯伯的積蓄能力都讓退輔會人員相當吃驚。

     甚至還有像是住在桃園的駱德義,在榮民醫院孤身凋零後,桃園榮民服務處主管率同里長、警方到駱老先生家裡清點,竟發現他身後所留下款項高達兩千四百多萬,另還有房子兩棟,土地三筆。

     可能因為早年經歷戰亂的關係,退輔會也發現老榮民喜歡在家藏黃金、備美金,像是住在桃園龍潭的張品修,雖然也領有終身俸,但卻獨居隱身鄉下省吃儉用,過世後榮服處去他家裡清點,發現他留有黃金近十公斤黃金,還有五千多美元,台幣存款也有七百六十五萬元,算一算恐怕比政府給他的還要多。

     不過退輔會官員也不隱瞞說,有不少單身老榮民因孤單,成為某些有心人士的覬覦對象,因而在往生前「糊塗一時」,將畢生積蓄或不動產過戶給「乾女兒」等非親屬,而這些人士根本沒實際照顧榮民,只要偶爾去看看已經臥病在床的伯伯,這些單身榮民就很感動,退輔會官員怎麼勸都不會聽。

     由於三人就可代筆立遺囑,所以確實有不少獨身老榮民遭騙,一年平均就有四、五十件,退輔會可以勸成功的很少,加上老榮民行將就木,脾氣特別硬,通常有心人士都可以明目張膽將其遺產提領走,退輔會在這方面很傷腦筋,只能繼續勸這些單身老榮民,沒必要自己節儉一世卻糊塗一時,最後寧願把財產莫明給陌生人,也不願交給照顧自己後半輩子的國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邊的貓 的頭像
海邊的貓

投資之眼 學以致富

海邊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