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泡沫風險 周小川示警

  • 2010-10-22 01:36
  • 工商時報
  • 記者黃欣╱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警告,大陸金融業資產品質和抗風險能力面臨嚴峻考驗,流動性過多造成的通貨膨脹、資產價格泡沫、不良貸款增加等風險將會顯著上升,他強調人行將增強宏觀調控彈性,以防範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人行週二晚間意外升息1碼,人行後續動態更受外界關注。人民銀行網站昨天下午公布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宏觀審慎政策:亞洲視角高級研討會」的開幕致詞,並再度強調人行宏觀審慎政策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這番談話,是在人行宣布升息前夕,並遲至昨(21)日,即國家統計局發布第3季經濟數據時,才刊登於官網,引起外界對周小川談話的諸多解讀。

 周小川在研討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國內信貸持續擴張動力仍然較強,且跨境資本流動蘊含潛在風險。流動性過多的情況下,通貨膨脹、資產價格泡沫、週期性不良貸款增加等宏觀風險將會顯著上升,也將使得金融業資產品質和抗風險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他並強調,銀行信貸在中國全社會融資中占比很高,因此信貸波動、經濟週期變化和系統性金融風險之間,可說緊密相連,建立逆週期信貸調控機制是中國加強宏觀審慎政策的工作重點。

 周小川認為,中國當前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深層次矛盾。同時,近年來,跨行業、跨市場的機構和交叉性金融產品快速發展,新型金融機構參與金融活動的程度愈來愈深。

 在談到國際金融危機教訓時,周小川表示,必須從系統性角度防範金融風險,而宏觀審慎政策正是針對系統性風險的良藥,國際上強化宏觀審慎政策的趨勢也勢必推動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

 9月中旬人行公布的「2010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人行就提到相關部門應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行適時、靈活的逆風向調控,並通過逆週期的資本緩衝,平衡信貸投放並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

 周小川指出,宏觀審慎政策包括3方面,首先是逆週期政策;其次是應對市場信心問題,因採取有效措施,使整個金融市場更加穩健、金融市場參與者更加謹慎。第3項,因應全球化下金融市場迅速發展、金融產品和交易日趨複雜,未來需制定和實施更廣泛的國際標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邊的貓 的頭像
    海邊的貓

    投資之眼 學以致富

    海邊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