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研究:超商微波便當一加熱 DEHP暴增40倍
黃巧雯
2011年6月4日 10:0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塑化劑風暴讓民眾幾乎聞「塑膠」色聞,成大教授李俊璋也曾點名便當商店的微波食品,建議要買回家倒在盤子吃。其實,早在2004年,國科會一份專題研究就發現,超商便當、冷藏火腿等冷藏和冷凍食品等,都會溶出塑化劑;其中,6款取自北市超商的便當無一倖免,檢出6種塑化劑。
平面媒體報導,國科會2004年委託陽明大學環境衛食研究所,檢驗超商便當與25種冷藏、冷凍食品,6款取自便利超商的便當,竟檢出DEHP、DBP、DOP、BBP、DEP、DMP,就算依照便當上的指示加熱,塑化劑還是會溶出──附有保鮮膜的400克便當,冷藏時DEHP溶出42微克,加熱後溶出1700微克。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指出,目前歐盟建議的每日塑化劑容許量,是每公斤50微克,美國則是建議每公斤不要超過20微克。以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計算,每日DEHP攝取量最好低於1200或3000微克;若按美國標準,一個加熱的超商便當就已超出一日攝取限值。
對此,台灣兩大龍頭便利超商告訴媒體,依食品衛生管理局的要求,DEHP必須在1.5PPM以下、DBP則是0.3PPM以下,目前便當容器都依其規範進行檢測,並合乎政府對塑化劑的安全認定。統一表示,若把便當買回家加熱,依照指示就能安心;全家則說,4月才將容器送往SGS檢測,結果是沒有塑化劑。
原文網址:
7年前的研究:超商微波便當一加熱 DEHP暴增40倍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6/04/327-2717854.htm#ixzz1OLz4GgXC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