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疾管局:豆干無罪 真空包有風險

聯合晚報 /  2010/05/22

又傳出一對婆媳疑似食用真空包豆干,導致肉毒桿菌中毒。疾管局強調,大溪豆干本身無罪,但是真空包製作過程中,若沒有良好的高溫滅菌,販售時也沒有冷藏,就可能讓肉毒桿菌滋生、產生毒素,民眾又習慣真空包開封後立即食用,可能因此引發中毒事件。

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7名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確定案例,5人都懷疑與真空包食品有關。昨天疾管局並發布一起疑似群聚病例,也是懷疑一對婆媳食用真空包豆干、素肚、素三層肉後發病。

接二連三傳出食用真空包食品引發中毒,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可能是天氣變化大,真空包未依適當條件冷藏有關。

依據疫情調查統計,我國近年肉毒桿菌中毒發病個案,與真空包裝類素料及醃漬物等有顯著關聯,而市售罐頭食品因製作過程滅菌完全,風險相對較低。

疾管局發言人林頂表示,食材本身無罪,跟大溪豆干無關,但真空包裝容易有風險,如果生產製程為了風味或是未嚴格控管,沒有經過高溫滅菌,形成肉毒桿菌喜愛的厭氧環境,接著儲藏、運送、販售時又沒有冷藏環境,一旦遭肉毒桿菌污染,就會產生毒素。

而真空包裝下,肉毒桿菌污染從外觀、氣味都難以得知,消費者也難以提防,馮潤蘭也說,民眾有「真空包不會壞」的迷思,經常打開包裝後,立即食用沒有經過烹調,也可能造成風險。

因此為了避免發生中毒事件,林頂說,消費者如果看到真空包裝的素料,沒有於冰箱冷藏販售及保存,最好不要購買,蓋子脹起的罐頭製品不可食用。另外因為肉毒桿菌毒素不耐熱,家庭自製醃製品、真空包裝產品,食用前最好以100℃加熱10分鐘比較安全。

衛生署表示,肉毒桿菌中毒的患者往往需要插管,等到情況好轉時,多半又已對中毒前食用的食品不復記憶,再加上採樣的檢體往往不是患者吃下肚的,增加疫調追查的困難度。至於這幾次懷疑的真空包食品更難以直接證實;因為民眾常開封後一餐吃完,採檢時只能拿同一批購買產品,而非患者吃下肚的那一包。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邊的貓 的頭像
    海邊的貓

    投資之眼 學以致富

    海邊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